太阳成集团tyc234cc -主页欢迎您

新闻公告

太阳成集团tyc234cc

研究院骆霞研究组在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发表微生物群落融合在河流生态网络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更新时间: 2020-07-27 编辑:CZY

 2020年6月29日,微生物生态学领域著名期刊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中科院2区)在线发表了太阳成集团tyc234cc水域生态与河流健康研究组骆霞副研究员在河流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Seasonal effects of river flow on microbial community coalescence and diversity in a riverine network "。

河流是高度分层的树形网络,既能将微生物、营养元素和有机物从上游带到下游水域,又能通过种群扩散和物质能量流动连接地表和水体的微生物群落。地表微生物群落可能通过河流水体流动和地表径流进入到河流生态网络中,与水生微生物群落,如浮游微生物、底泥微生物和生物膜,发生融合,影响河流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然而,影响微生物种群融合的环境因素鲜有报道。

Graphical abstract-FEMS3.tif

                                           图1.研究地点分布

为此,本研究以澜沧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沘江流域为研究区,选取河流流量显著差异的四个点(图1),探究了水体流量对水体、土壤、底泥和生物膜内微生物种群融合和交互的影响。研究表明四种环境介质内的微生物种群显著不同。生物膜内微生物种群与其它三种环境介质中的微生物种群差异最大,且具有最低的种群多样性和均匀度。溯源分析显示生物膜、底泥和水体中的微生物在低河流流量时高度融合,而在高河流流量时差异明显。控制生物膜形成的β菌群在低河流流量时在底泥和生物膜中大量增加,进一步促进两者之间的微生物群落融合和交流。该研究成果为了解河流生态网络群落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对水生态监测方法的改进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第一作者为骆霞副研究员,陈礼强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418074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41571032和41561144012)和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共同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femsec/fiaa132

审核:车荣晓    编辑:C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