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234cc -主页欢迎您

新闻公告

太阳成集团tyc234cc

研究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赴元江干热河谷水土保持生态站开展野外实习

更新时间: 2020-06-19 编辑:CZY

2020年6月11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段兴武研究员带领2019级博士生前往元江干热河谷水土保持生态站开展《地理学研究方法》博士课程野外实习。

在峨德河水库坝后的“元江干热河谷土壤侵蚀对比监测场”,段兴武研究员以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带领博士生参观讲解坡面侵蚀、沟蚀等内容,介绍标准径流小区监测法的构建原理,以及径流监测场的降雨过程、径流量、泥沙量、田间管理措施、植被盖度、土壤水分等监测内容,讲解如何通过野外观测站开展干热河谷不同侵蚀类型和过程的发生发展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随后,段兴武研究员带领博士生前往戛洒镇老寨小流域考察并介绍了“典型人工林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分传输与转化”、“不同退化程度干热河谷坡耕地生态恢复监测试验场”、“元江干热河谷老寨小流域卡口站”等站点的设施功能和监测指标。并主要讲解了侵蚀影响土地生产力、流域泥沙输移、干热河谷坡耕地土壤侵蚀灾变阈值等内容,进而向博士生进一步简要阐述了如何通过结合径流场和流域侵蚀泥沙化学成分分析,探究侵蚀对河流泥沙和水体污染的影响;以及通过对干热河谷农地品种、种植方式、施肥、节水灌溉等的模拟实验和动态监测,开展干热河谷优势气候资源驱动下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农地开发利用模式等核心内容。此次野外课程实习,增加了博士生对土壤侵蚀研究的了解与认知,进一步为他们理清科研思路,提升科研能力,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云南大学元江干热河谷水土保持生态站简介

云南大学元江干热河谷水土保持生态站始建于2012年,核心监测区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元江干热河谷区右岸的老寨小流域,中心地理位置为北纬23°58′6″,东经101°38′56″,海拔585m,位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23.9°,年平均降雨量约700mm,年蒸发量约2890mm。站区内土地利用主要为经果林(柑橘林为主)、自然稀树灌木草丛和农地(玉米、甘蔗为主),为干热河谷坡面—沟道—流域等不同空间尺度侵蚀与产沙过程及退化坡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提供了理想的野外试验观测场。

元江站自建站以来,已经建立了元江干热河谷土壤侵蚀监测场、小流域卡口站、土壤侵蚀对作物的产量影响的监测与模拟试验场、不同退化程度坡耕地生态恢复监测试验场、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SPAC)水分传输与转化试验场,并开展土壤、气候、植被、生物和水文等生态要素监测。近五年来,研究人员以元江站为依托承担科研项目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9项。元江站针对土壤侵蚀和生态退化特点,结合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土壤侵蚀过程、机理及预报模型、土壤侵蚀生态环境影响预警、土壤侵蚀控制及水土保持技术、和干热河谷区退化坡耕地的生态修复与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人员在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Soil & Tillage Research、Catena等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20余篇,出版专著3部,成果为水利部《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2018-2022年)》、《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规定(试行)》的制定提供了支撑。

元江站将立足于我国西部干热河谷独特的光热资源、高原山地土壤侵蚀和生态修复过程,集“监测、研究、示范、人才培养”为一体,通过野外试验场监测等多种手段,开展生态系统水、土、气、生等生态要素的长期定点监测,以及土壤侵蚀当地与异地影响和退化坡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观测和实验研究。通过几年努力,将元江站建成云南大学“高原山地生态与地球环境”学科群野外实习基地及省级科学观测研究站,拟通过5-10年的建设,晋升国家级野外监测站网,以此有效支撑区域水土保持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实现干热河谷区生态和谐发展,为我国脆弱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供稿:李雅雯  审核:段兴武  编辑:CZY